余曰∶惊悸饮水,心经虚症也。一小儿流注久溃,面白时咳,脓水清稀,小便短少,或如淋不止,余谓脾肺气虚不能生肝肾而然,用补中益气汤、六味地黄丸为主,佐以托里散而渐愈,又间用豆豉饼而敛。
脾经实热,用泻黄散。一小儿火伤足胫,专用败毒之剂,脓水淋漓,日晡肿胀,此脾虚下陷也,用补中益气汤及八珍汤而愈。
观东垣、丹溪云∶但见肿痛,参之脉症虚弱,便与滋补,血气无亏,可保终吉。已出红绽而搐搦,热毒作痛也,东垣消毒散加钩藤钩。
脾经实热,用泻黄散。若流注、鹤膝风初起,服之自消。
手足并冷,阳气虚寒也,用四君子汤加干姜、升麻。若不渴喜食热物,饮食难化,是为虚火所致,而胃经寒也,宜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。
发热嗽甚,别无他症,生地黄散。又因母大怒,儿仍搐,母服柴胡栀子散、加味逍遥散,母子并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