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部手足皆至,是脉道已通,有根有本,非暴出可知。病过十日,脉弦浮者,与小柴胡汤;脉但浮,无余证者,与麻黄汤。
脉浮缓,谓中风脉也。阴结无表证,当属之少阴,不可以身重不能食为阳明应有之证,沉迟为阳明当见之脉。
脉沉细,少阴阴邪之脉也。 心下者,胃口也。
阴虚不能藏精而主血,绵绵伤寒,咳逆上气,其脉散者死,谓其形损故也。如十三日不解,过经下利而谵语,与下后不解,至十余日不大便、日晡潮热、独语如有所见者是也。
手足为诸阳之本,小便已而逆冷,其寒水留于四肢可知。 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,问曰∶“阳明病外证云何?
【注】脉弦,谓少阳病脉也。少阴病但欲寐,二、三日以上变生心烦不得眠,是阳邪乘阴,阴不能静也,宜黄连阿胶汤,清阳益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