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气移易则真阴日败,故逾三月而死。 人迎躁盛者,足阳明动脉在结喉两旁,所以候阳也。
口苦者病在胆,故名曰“胆瘅”。太阳经脉覆于巅背之表,故主诸阳之气分。
因志在活人,遂不知其言之妄也,高明谅之。脾已去胃,故气归阳明而脉见如此。
金脏病则失其清肃之化,故热而叶焦,五脏之阴皆为之不足,此痿之生于肺也。热则筋纵不收,无用燔针。
其浮于脉中,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,易去也。阳邪在头则头痛,及其有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也。
较郑氏稍后的蜀中名医家唐宗海,除著《中西汇通五种》外,还著有《医学一见能》一书,以示初学。言无失诸法,则治亦可以无失矣。